热点关切
■如何提供多元化、阶梯式的“原居安老”服务
■如何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准
■长三角异地养老政策如何细化落地
两会回应“持续推动上海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倡导老人“原居安老”,要准确把握社区居家养老的结构性问题、阶段性问题,适老化改造供给要从“重点保障”向“普遍惠及”过渡,逐步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办法。
■要从顶层设计和构建上海养老服务数字化过程质量监管新规则,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先行先试数字化转型,提高养老从业者数字化专业能力;加快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养老服务统一市场,更好适应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
■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养老服务合作与发展,建立健全政府间合作机制,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推动本市老年人异地享受本市长期护理保险、养老服务补贴等待遇,方便老年人异地养老。
上海,是中国最早(1979年)进入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2019年末,上海市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已达518.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5.2%。
“十四五”期间,上海“9073”养老格局将继续对接需求,坚持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持续扩大有效供给。无论原居安老、机构养老,还是异地养老——体面养老,才能让老人们感受“品质生活”。
原居安老 阶梯式服务普惠社区老人
在申城,“9073”的养老格局是指90%的老人家庭养老,7%的老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3%的老人机构养老。因此,实际有97%的老人在社区居家养老。如何提供多元化、阶梯式的“原居安老”服务,正是市人大代表们重点关注的。
市人大代表马列坚提出,多数老人都更青睐熟悉的生活环境,倡导老人“原居安老”,就要准确把握社区居家养老的结构性问题、阶段性问题,适老化改造供给要从“重点保障”向“普遍惠及”过渡,逐步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办法。
同时,“原居安老”也离不开养老护理产品的研发推广。“目前,我国市场流通的养老护理器械不足2000种,大部分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普遍面临价格虚高,购销两淡的窘状。”马列坚说,补足这个“短板”,就要拓展研发新型康复辅具产品,加快布局智慧养老服务器械领域,大力扶持高端护理器械、康复辅具研发,将护理器械、康复辅具纳入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报销范围,服务“原居安老”新需求。
事实上,针对“原居安老”,申城社区已经并且还将继续探索实践。去年,黄浦区五里桥为老服务中心改造后,多了一间特别的助老浴室,以及一个辅具租赁展示平台。助老浴室里有一套定制的淋浴设备,专供行动不便的老人,老人坐在椅子上就能安全淋浴。住在中心周边的老人,如有需要,可以预约淋浴。至于辅具租赁展示,也很受居民欢迎。比如,有张床,专为卧床老人特制,灵活好用,帮老人上床、翻身、起床,很省力。中心不仅是日托所、助餐点,更能为周边居家老人提供阶梯式为老服务,方便社区老人“原居安老”。
何为阶梯式为老服务?意思就是,老人做不动饭了,中心有助餐;洗不动澡了,中心有助浴;需要让照料老人的家人休息一下放个短假,中心有喘息服务……老人到什么阶段,就有什么样的专业为老服务,家门口的“原居安老”,就是要让老人们有安全感、归属感。
今年,“十四五”开局,申城社区养老“原居安老”又将有什么新进展?政府工作报告透露,要新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0家、助餐场所200个,完成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5000户,提高长护险评估、服务的精细化水平,让老人们切实感受体面养老品质生活。
机构养老 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水准
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照料护理服务,已成为上海“9073”养老格局中的重要支撑。在持续推动上海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准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今年上海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对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准提出了建议。
早在“十一五”规划期间,上海率先提出了“9073”养老服务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市建有养老机构667家,长者照护之家148家,日间照料中心579家,为养老服务打下坚实基础。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指标》,对全市已执业的养老机构进行全覆盖的服务质量监测,旨在推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现在该监测指标结果已是政府“以奖代补”政策落实重要依据,并与行政检查和处罚、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服务质量认证、满意度测评、黑红名单等联系在一起,构建起上海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静态数据无法满足动态过程监测需求,上海市政协委员丁勇、卢清武、李刚这次提交了一份《关于养老服务质量监管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的建议》的提案,提出要从顶层设计和构建上海养老服务数字化过程质量监管新规则,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先行先试数字化转型,提高养老从业者数字化专业能力。
增加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培训内容,强化全员“数字素养”教育,鼓励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等面向各类养老服务人员建立数字化技术学习平台和培训体系,对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准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也成了许多人的共识。
上海市政协委员高向东提交了一份《关于高质量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建议》的提案。他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海外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像在美国,通过采用移动健康的方式,提供多种模式的照护服务,实现老年人健康独立生活,进而降低护理费用,减轻护理负担;在日本,运用各种高质量的传感器,软件系统则涵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支援。高向东委员也建议,政府应积极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在上下游养老产业链中的应用,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不少政协委员表示,在《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指导下,养老服务行业应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方式,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养老服务质量动态监管体系,可以加快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养老服务统一市场,更好适应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异地养老 上海立法首提长三角合作
截至去年底,上海已有13个区与苏浙皖三省的27个市(区县)签署了区域养老服务协作备忘录。在此基础上,今年,三省一市的民政部门将推动上海全部16个区与三省的30个城市实现养老服务工作对接。在去年12月30日通过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中,上海首次在地方立法中提到了长三角异地养老,条例第12条提出:“本市基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按照资源互补、信息互通、市场共享、协同发展的原则,推进区域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同时,条例第45条提出:“本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养老服务合作与发展,建立健全政府间合作机制,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推动本市老年人异地享受本市长期护理保险、养老服务补贴等待遇,方便老年人异地养老。”
长期关注上海养老事业的市人大代表、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认为,随着老年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放、政策的放宽和市场化的运作,对于深度老龄化、本身养老资源又相对紧张的上海而言,异地养老作为机构养老的一种方式,越来越成为一种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时尚选择。但他也提出了三个制约异地养老的问题。
首先,《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是基础性的支撑,对异地养老做了一些探索,在上海区域范围里做了一些调整,但它的上位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还没有相关的明确规定。另外,条例中关于异地养老的政策还需要做一些具体细则的落地;其次医保政策还没有做到全国统筹,各地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也不一致,为老年人选择异地养老设置了障碍;最后,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环境不平等,民办养老机构投资会很大,运营成本高,社会资本对养老机构的投入积极性不高。
叶青建议,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和规范保障;国家层面上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的结算制度,医保要全国统筹,实现异地结算;政府加大政策供给,通过顶层设计,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土地、政策等都应该做统筹,通过政策托底,满足社会上不同老年人的需求;通过从业人员的学历化教育,鼓励高职高专职业院校为异地养老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专业化的队伍。
此外,针对上海行政区域内老年人到其他区养老导致养老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市人大代表、金山区枫泾镇党委书记张斌建议试点“养老券”制度。张斌介绍,每个区的养老财政规划只依据本地区养老人口进行财政预算,从而配置相应的养老公共服务补贴,但补贴不随着人“动”,如果一个区计划外的量比较大,那这个区财政就超负荷了。而“养老券”制度较为灵活,将“养老券”发到老年人“手”中,老年人把“养老券”给到养老地的政府,当地政府再拿“养老券”到区里和市里申请养老资金。这种间接的财政拨款方式是对传统的政府直接养老投入方式的一种制度性创新,有利于优化养老资源分配,办更好的养老服务。